V2EX = way to explore
V2EX 是一个关于分享和探索的地方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conge
V2EX  ›  阅读

2024 七月读宇宙,易经,博伽梵歌,觉醒,认知行为疗法,哲学…… 10 本

  •  
  •   conge · 85 天前 · 1024 次点击
    这是一个创建于 85 天前的主题,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有所发展或是发生改变。

    原文地址 https://conge.livingwithfcs.org/2024/09/06/reading_summary/

    书目

    [正文]

    宇宙是时空,而 Universe 代表合一。时间与空间的区别的确也在宇宙学中已经消弭。

    学到的东西,若从知见转变为体悟,便多一分清明。体悟是修行的路。

    CBT 中这么多方法,改变认知入手的,改变行为入手的。凡是最后起作用的,都是帮助来访者获得体悟的。

    CBT 也是修行。

    宇宙

    01 从永恒到此刻

    [美]肖恩·卡罗尔 / 2021 /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4-07-09 读过 | 宇宙, 物理, 科学 | 豆瓣评分 8.3

    我给它 [ 4 星] : 在经典力学,广义相对论,量子场论中探讨时间,最终在现代宇宙学的量子引力学,弦论,多重宇宙论等等猜想的框架下讨论时间。思考深入且精彩。但名不副实的是,它并没一直在讨论时间。时间之箭,只是个引子,目的是介绍宇宙学。作者很喜欢讨论熵的概念,认为时间的秘密与熵密不可分。

    作为科普,作者写得不错,但对宇宙的探讨多余对时间的探讨,显然,作者认为时间是宇宙的一部分。

    以上是书的内容,下面是我的感受。

    时间真正的秘密,是时间并不存在于现实。

    它只是个思维造的交流工具,就如同汽车是个交通工具。时间与汽车的存在有个相似性,它俩都因人而在,帮助人完成一些任务。把人从 A 送达 B ,成为身份的象征等,是汽车的功能。标记事件发生的时刻,度量事件的间隔,是时间的功能。

    人们以为事件的展开,需要时间和空间。我说,不需要,只有此时此地。

    如果一件事,经历到,但无需记忆或叙述,就无需时间,也无需空间。有人将宇宙定义为时间与空间中发生的一切。宇宙在我这里,时间与空间只是坐标与刻度,不是宇宙的一部分。宇宙就只剩了“一切”。简直就不是个定义。这不是要简化什么,而是事实就是如此。时间是思维的造物,本质是个比喻。

    人们研究汽车,多半是研究机械动力,也有研究文化价值的,甚至出了从摩托车修理看到禅的哲学家。但是很少有人会像物理学家那样,如此把时间当回事儿。

    有趣的是,物理学家们有些已经接受了粒子在场中无中生有的量子波动,但却不太提没有时间。他们也认为时空会消失,在大爆炸之前的奇点处。奇点无事发生,也没有时间空间,此处暗含假设,认为空间与时间是事件的一部分。我说,不是。

    事件无需时间,只有把事件排列起来,才需要时间。除了正在发生的,所有事都在头脑里。而把事件排列起来的操作,只在头脑里,时间也只在头脑里,帮助标记。

    时间造成很多谜题,比如当下的消失:眼见看到的阳光,来自于 8 分多钟前,看到的星光夜空来自没有人的过去,头脑里的想法,也都是多少毫秒前的历史。所以,当下在哪儿?看吧,思维就是这样将人与现实分开的。

    啊,已经说太多了,其实只想说一句。

    时间不存在于现实,如果有现实的话。

    02 极简宇宙史

    [法] 克里斯托弗·加尔法德 / 2016 / 上海三联书店

    2024-07-09 读过 | 科普, 物理, 宇宙 | 豆瓣评分 9.1

    我给它 [ 4 星] : 中文里,“宇”指天地四方的所有空间;“宙”指往古来今来的整个时间。英文中,Universe ,Uni 是一,verse 是成为,也就是“合一”。于是,在名称上,东方用了二分,西方则不分。有趣的是,在对宇宙的研究中,西方采取的是的是分解的路数,而东方采取的是合一的方向。

    现代人读这本物理学科普所需要的东西,与读《圣经》所需要的东西,大概是一样的:信仰与想象力。因为书里里面的每一样事物、理论、证明,都不是亲历。不是作者的,也不是读者的。

    本书科普的宇宙知识与《圣经》的、《心经》的,《道德经》的教导,要信哪一个呢?它们的目的与作用都一样,在”解释虚空“。

    物理学的发现是有证据的呀?实验结果,数学公式,科学论文……对不起,对科学的信仰,其实没有用上其中的任何一个。因为,自问一下,结果公式论文,有哪样看懂了?

    非常有趣的是,人们常常只将信仰给其中一个:选了一个,就会排斥另外一个。当然,也有面对二者,都不肯交出信仰的怀疑论者。怀疑论者会说,给我逻辑证明和现实证据,不能是故事和比喻。可是,作为对于现象世界的语义描述而存在的书籍,故事和比喻是必须的,不然,除了亲见,人就了解不了任何事。 枯燥的理论受众聊聊,讲成故事,读者就能用“认同”的力量去“代入”自身,去体验文字描述了。

    私以为,没人可读懂此书,说读懂了的,其实是相信了。若有读者说读懂了,作者一定会跳出来说,那一定是我没讲清楚。

    读不懂也没关系,拿出想象力,跟着读者在书中徜徉一番。说不定出来之后,精神上也能脱胎换骨,神采飞扬。读书人,最喜欢,就是听闻新东西(吧?)。

    经典

    03 中华国学经典精粹:儒家经典必读本·易经

    周鹏鹏 / 2015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4-07-23 读过 | 哲学, 经典 | 豆瓣评分 9.5

    我给它 [ 5 星] : 本书采取原文,注释加翻译的结构,对易经六十四卦 384 爻做了解释。每卦之后还附有《彖》和《象》的原文注释和翻译。《说文》中对乾坤两卦的解释附在最后。

    为了助记,每一章都用八卦的象征之物以及卦名做题。比如随卦一章,叫做泽雷随。取卦之象形标记卦名的做法,是根据《象》的解释而做的。然而,泽只是像兑,并不是兑。但用泽代替兑的做法不可取,会让人误会兑可以用泽代表。乾不是天,乾就是乾。坤不是地,坤就是坤。泽雷随应作兑震随就好。

    “易”的意思为既为变易,又为简易。《易经》则是文王演卦后记事的内容,记的事年代久远,词句早就失去其所指意义了,基本上不能读懂。如果你读懂了,你一定读错了。

    64 卦,384 爻,已经够多了。人们还各种解释分析讨论,越弄越烦琐复杂。不如从 64 卦到八卦,到四象,两仪,太极,混元的方向走,往精简合一的方向读,或可能通晓易经之妙。

    要么,就将其作为工具直接用起来。初读易经的原文,云里雾里,怎么也不通。觉得《象》里面的儒家思想,在《易》根本就没有踪迹。后来看傅佩荣教授讲易经的一个视频,他的一句话点醒了我:易经是用来算卦的。我就想,既然读不懂,不如用起来。于是向人请教了起卦的方法,开始占卜。每日一卦,几卦之后便见识易经奥妙无穷。

    《易经》用于算卦,演卦时,要从简从变。能从卦名得结论,就可不问卦辞,能从卦辞结卦,就不用爻辞。卦辞爻辞得不出结论,也可看《彖》和《象》。同样,能从《彖》取得解释,就不要去从《象》取。《说文》并不是说易,而已说儒。学儒的去看,学占卜者不用看。

    04 The Bhagavad Gita

    Sivananda, Swami

    2024-07-23 读过 | 宗教, 觉醒, 开悟 | 豆瓣评分 0

    我给它 [ 5 星] : 博伽梵歌是印度教的经典,对话录形式,是神向人类的直接显现。其主旨:如何接近神。

    答案是:奉爱。

    奉爱便是时时把神放在心上。

    奉爱是全身心灵专注于神,将身体、心思、行动、情感和意愿全部投入到神。

    吠陀,苦修,献礼,牺牲,均是世人为接近神所做的努力。这些都是行为,行为不可轻见神的本相。但专一的虔诚奉爱可以见神。

    无须抛弃行为:吠陀,苦修,献礼,牺牲等式。但做时不执着,无自我,坚定,热情,不求后果。

    奉爱是信仰与臣服。将一切交与神,按照神的意愿行动。

    觉悟

    05 七真传

    黄永亮 / 1999 / 团结出版社

    2024-07-25 读过 | 道家, 小说, 宗教, 修行 | 豆瓣评分 8.8

    我给它 [ 5 星] : 故事梗概:钟汉离吕洞宾化乞丐点化王重阳。重阳装作中风不出门不见客,闭门修行一十二年。得道功成,土遁离家。遵师命,创全真教法,度七为真人。其中渡化马丹阳,孙不二和丘处机三人故事最细。丘处机原是王重阳不愿收的弟子,因思维活络行动聪明,而处处被聪明误。有相面高人断定他必被饿死,于是他主动求死而不得一节最为有趣。后受仙人点化,才明白仙乃人修来,修行必改命,才定了心,破了心魔。丘处机修成之后与白云禅师斗法的故事更藏深意。佛道本一家,争论为了啥。

    七真传 是一本有意思的书,有修真故事、法术神通,更是把道教的道法义理和打坐吐纳的修炼之途都融入进去。借着真人的口,阐述比较了儒释道三教的共通之理。有心人可以在其中淘到不少宝贝。

    有“科学脑”的人可能不喜欢里面的神仙法术,认为是无稽之谈。书中吕祖其实已经言明,神通确实已经成了修道的阻碍。要先修玄理,再去了解神通。修道之法,积功累行是下乘,虔诚礼拜是中乘。至于上乘,直面虚无。

    06 清醒地睡

    [美] 杨定一 / 2022 / 华龄出版社

    2024-07-19 读过 | 睡眠, 开悟, 觉醒 | 豆瓣评分 8.2

    我给它 [ 5 星] : 杨定一会说中文,但可能不会读写。他的书都是口述。他是曾医师、科学家,后来做企业。写的书主题丰富,但是都暗含了一个目的,也就是他在他所有书中都提及的醒觉。也就是开悟、觉醒。

    本书表面是在讲睡眠,也有一些帮助调整睡眠,改善失眠的原理和练习,但,睡眠其实有是一个比喻。作者透过这个话题,再次带出觉醒相关的练习与修行的话题。什么是觉醒,就是回到一体,回到一切的源头。

    觉醒,是指主体和客体的合一。许多人追求合一,认为那是一种“超常意识状态”。人们若投入的练习静坐冥想,也常会体验到超常意识状态。但那种状态并非合一,而是本来就有的。我们只是通过冥想曲经验它。而它与觉醒不是一回事。

    这与睡眠有什么关系呢?杨定一先把人的意识状态一分为三,清醒,夜里睡着的有梦睡眠和无梦的睡。然后说白天的清醒,夜里的梦,都是在做梦。而觉醒更像是无梦深睡。无梦深睡时回到一体的,醒觉则是不离一体。觉醒与无梦的深睡,两者的差别最多只是——当我们醒觉过来,就连无梦深睡还是清醒的,随时可以觉:白天时觉,夜里时觉,亲证白天夜里的都是梦,唯有无梦深睡最真实。

    书的第十二章把作者之前的作品的主要内容和做了汇集和介绍,是很好的阅读指南。

    07 大脑觉醒

    小务虚 / 2022 / 上海远东出版社

    2024-07-14 读过 | 修行, 脑科学, 觉醒 | 豆瓣评分 7.3

    我给它 [ 3 星] : 书中最打动我的内容,不是对脑科学的科普,也不是对觉醒的理解,而是作者对自己的写作与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情绪与行为的觉察与反思,并根据觉察和反思逐渐修正自己的自动思维的过程。

    他的脑科学知识并不扎实,或者说过于简化,简到会让专业人士挑出许多毛病。如果对脑科学了解比他多多人读此书,大概会连带着不去相信书中的核心观念:即,在生活工作中保持觉察和反省,用利他的态度为发心去做事,会身心愉快的取得成功。 书中对觉醒的理解,也只是到了与他人共情的地步。距离自我消解的觉醒还有些距离。

    但作者自己的探索,一步一步的实践,能走到这一步,其实难能可贵。他的觉察、反思的功夫,确实非常踏实,对于如何利用情绪发现自己的私心,并且利用情绪产生和固化新的认知,掌握的非常厉害。以自身的经历作为例子,也足显出他的真诚。我觉得,把书中所有关于脑科学的东西都拿掉,也无损他的表达。

    相信,如果作者不在此书的基础,继续学习与探究的话,与真正的觉醒相距不远。

    哲学

    08 为什么长大?

    [美] 苏珊·奈曼 / 2016 /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4-07-25 读过 | 社科, 哲学 | 豆瓣评分 8.7

    我给它 [ 3 星] : 这本的题目和封面让我以为是本育儿书,旦它是哲学小册子。也是,为什么长大,是小孩子或哲学家才问的问题。以“为什么”开头的问题,通常都很难回答。回答的时候,人们往往是通过描述事情是怎样的过程(实然)或者阐述事情应当是怎样的(应验),而不知不觉的把 Why 变成了 How 。

    本书涉及的长大,既是哲学思想层面的,又是个人成长层面的,二者互为比喻。作者认为康德的哲学是成熟的哲学,而把康德的主要影响者卢梭和休谟,放到了也许是青年的位置。更把斯多葛主义,柏拉图主义放到了也许是幼年的位置。

    作者对康德推荐有加,认为对康德有影响的是卢梭的重视应然的理性主义描述与休谟的重视实然的经验主义叙述,而实然与应然之间的差别与张力,是成长的动力,而懂得二者平衡则是哲学成熟、人类成熟的标志。而斯多葛主义,则受到批判,被认为是奴性的。我看向内求,是作者这类追求社会正义的所谓进步主义人士所不可能接受的。

    看作者说话太累,一个小破事儿,除了翻来复去,还要一本正经的引经据典。看不到作者有什么创见,而是不断的回到卢梭,休谟,康德。对斯多葛的误解和对别人观点的大量转述和引用,让这本书更像是给康德做广告。

    心理学

    09 认知行为疗法:会谈技能与咨询现场

    郭召良 /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24-07-23 读过 | 认知行为疗法, 心理学 | 豆瓣评分 0

    我给它 [ 5 星] : 认知行为疗法的主要形式是会谈咨询。

    按照咨询的进程,单次会谈的开始和结束都有一定的任务,比如,开始时要评估问题状态,获取新情况,回顾任务完成和设置议程。而结束时则要总结,反馈并布置任务。

    按照咨询的目的,会谈可分为评估性会谈和咨询行会谈。评估性会谈要诊断或明确来访者要解决的问题。而咨询行会谈则须按照其需要解决问题的层次分为自动思维会谈,中间新年会谈和核心信念会谈,并应用不同的治疗技术和方法。当治疗接近尾声的时候,还应设置结束环节和安排巩固性会谈以防止问题的反复。

    咨询会谈是治疗的主体。但为了避免旁枝末节影响咨询效果,必要的设置性会谈可以明确咨询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的应对。同时,当咨询关系出现问题时,也需要设置必要的步骤来解决。

    CBT 的会谈是高度结构化的,目的面却的。结构化的会谈好处很多,比如,利于新手咨询师理解和掌握,利于来访者明确治疗进程。本书结合认知行为疗法的技术和技能,通过实际案例和对咨询场景的还原,生动直观的介绍了认知行为疗法从接待来访者到最终结束治疗的各种会谈的主要过程,实施步骤,所需技术,可能问题,应对的略等等……为了巩固所学,书中提供练习题目,供新手咨询师练习,以便将所学技能真实会谈场景中得到应用整合。

    作为普通读者,阅读本书可以用来消除心理咨询的“神秘性”,从而清楚的了解心理咨询究竟是如何进行的,看到咨询师如何通过会谈技术帮助人们解决心理问题。

    10. 认知行为疗法: 123 项实用技术

    郭召良 / 2022 /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24-07-30 读过 | 认知行为疗法, CBT, 心理学 | 豆瓣评分 7.6

    我给它 [ 5 星] :人的性格有可能改变吗?在我眼里,性格是一个人面对内在想法和外在事物的自动化和习惯性的应对方式。

    脑科学家 Poldrack 在总结自己对喜习惯的研究成果的书「 hard to break 」中,认为习惯是有神经通路作为基础的,一旦形成,很难改变。他的研究有趣且深刻,但我不同意他的观点。

    认知行为疗法 CBT 最擅长的,就是改变人们自动化的思维和行为反应。​把性格看作自动化的思维和行为的话,那么 CBT 的方法,就是改变性格的方法。

    而本书,整整介绍了 123 种方法,可以用于习惯调整和改变。这些方法,从认知,情绪,行为等诸方面入手,教人通过理性思考,客观验证,或情感共鸣的方式,去认识和改变自己的旧有认识,从而改变旧有习性。这些方法,有原理解释,操作流程和实操例子。唯一需要注意的是,本书目的是培训咨询师利用这些方法去帮求助者解决问题。要想去用于自主助,就得身兼求助与疗愈两个职责,有些方法,可能会应用起来有难度。

    对开头的问题,答案是性格可以变。从习惯改变开始,当足够多的习性改变,一个人的性格,也就变了。

    但,这并不容易。改自己就很难,改别人,更难于登天。方法再多,也必须有改变的意愿和坚持改变的信心加持,才有成功的可能。

    2024-09-06 初稿
    
    目前尚无回复
    关于   ·   帮助文档   ·   博客   ·   API   ·   FAQ   ·   实用小工具   ·   2214 人在线   最高记录 6679   ·     Select Language
    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solitude
    VERSION: 3.9.8.5 · 20ms · UTC 01:12 · PVG 09:12 · LAX 17:12 · JFK 20:12
    Developed with CodeLauncher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