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2EX = way to explore
V2EX 是一个关于分享和探索的地方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这是一个专门讨论 idea 的地方。

每个人的时间,资源是有限的,有的时候你或许能够想到很多 idea,但是由于现实的限制,却并不是所有的 idea 都能够成为现实。

那这个时候,不妨可以把那些 idea 分享出来,启发别人。
revalue
V2EX  ›  奇思妙想

一个不成熟的 idea,数字图像识别龋齿

  •  
  •   revalue · 2020-04-22 21:29:45 +08:00 · 3778 次点击
    这是一个创建于 1682 天前的主题,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有所发展或是发生改变。
    最近又补了一颗牙花了上千块钱,心疼自己。

    听专业人士发过话,牙齿出现龋齿,要尽早发现治疗补上,不然等到根管治疗,首先自己疼得受罪,其次要花更多的钱。

    但是一般人在这方面做的是远远不够的。畏疾忌医,源自于对医疗体制的不信任。其次在牙齿这块要花的钱真的多。

    老实说我每隔半年洗牙,被小姐姐哄着骗着去补牙,也花了不少钱,其间不必补的又补了我也不知道的。人家总要捞捞油水嘛。消费了那么多次,我也没有总结出来哪些话是可信,哪些话是不可信。

    当然牙齿补完之后不是坐着不管的,如果补完的地方脱落了,还是会导致继续龋齿的。

    我在想有没有办法自己观测牙齿状态,比如每隔半年或者三个月全部牙齿快照一次,这样前后一对比就知道变化了什么。在网上找了一下,目前国内没有这种技术,或者说市场需求不够。需要软件和硬件一起弄的。

    为什么需要数字图像识别呢?可以稍微讲讲。首先每次拍摄的机位角度没法一模一样,图像信息自己来对比很麻烦。(哇,那这样更加不用数字图像识别了。。。。)

    龋齿,一般几种情况:要么有明显大洞;要么被侵蚀得差不多,牙体发黑或者呈半透明;要么就是牙上有黑色线,一般是蛀牙了很长时间;要么就是白色和米白色的腐蚀痕迹,肉眼极其难发现,这种就是发展速率最快的蛀牙。

    牙医也无可奈何的地方:所以在同一个时间点,你去牙医一般是配合物理敲击一下问你疼不疼,也不一定能发现龋齿。如果多个时间点的快照对比一下,观测起来是效果比较好的。

    总结起来就是缺技术,看看有没有相关资源咯。或者有固定拍摄角度,以方便对比半年后拍摄的照片的办法。
    20 条回复    2020-05-18 16:02:11 +08:00
    paidaxtis
        1
    paidaxtis  
       2020-04-22 21:31:38 +08:00 via Android
    没有足够的图像库用于机器学习 估计市场也不大
    revalue
        2
    revalue  
    OP
       2020-04-22 21:40:09 +08:00
    我有个同事说得挺好。每隔半年拍一次 CT 图像,利用 CT 信息建立三维模型
    revalue
        3
    revalue  
    OP
       2020-04-22 21:41:43 +08:00
    @paidaxtis 机器学习自动识别是一个方便。如果算法根据图像信息能对比出来是另外一个方便。如果一个算法运算能解决,没必要用到机器学习吧。
    paidaxtis
        4
    paidaxtis  
       2020-04-22 21:54:39 +08:00 via Android
    @revalue 这个我就没有经验了,不知道难度大不大
    meefly
        5
    meefly  
       2020-04-22 22:04:18 +08:00
    CamX Spectra 了解一下
    wellsc
        6
    wellsc  
       2020-04-22 22:06:47 +08:00
    看新闻说,浙大发明了新材料,可以用来填补牙釉质,以后可能不用做根管了
    revalue
        7
    revalue  
    OP
       2020-04-22 23:01:47 +08:00
    @meefly 油管稍微看了一下。在医疗机构用的那种,功能完全满足需求,扫描和计算都很智能,技术还要研究一下,不过应该造价不菲。
    而 300 刀的自家可用,但是没有反馈侵蚀深度,就单纯一个录像的功能。我知道很多高校有专门研究医学成像的,但是这个需求下的东西还没有普及起来。
    难道已经在美帝普及了?还是是骗投资人钱的产品。
    @wellsc 比如单纯的补牙,无法将坏死的牙髓清除掉,这样会有继续蛀牙的风险。所以才要根管。填补牙釉质,应该是材料上的革新吧,把地方补上蛀牙应该还会继续发展。在步骤上是先后的关系,逻辑应该是这样吧
    revalue
        8
    revalue  
    OP
       2020-04-22 23:02:28 +08:00
    我还要再搜索研究一下。姑且是这么认为
    lhx2008
        9
    lhx2008  
       2020-04-22 23:04:38 +08:00 via Android
    色素和龋齿很难分辨,主要是靠钩子看看能不能勾住吧,有些街边的牙科明明没有硬是要你补,花钱受罪越补越龋
    revalue
        10
    revalue  
    OP
       2020-04-22 23:10:09 +08:00
    @lhx2008 是这个道理,所以医患之间难以建立信任。另外钻多大一个牙洞都是全凭医生经验
    wellsc
        11
    wellsc  
       2020-04-22 23:19:56 +08:00
    @revalue 消炎之后用新材料填补牙釉质,牙髓还能继续存活呢,你的牙齿还是一颗活着的牙齿。
    pC0oc4EbCSsJUy4W
        12
    pC0oc4EbCSsJUy4W  
       2020-04-23 07:37:11 +08:00
    做牙齿美形的那种建模不知道可以不??好像成本不低
    myyd9787
        13
    myyd9787  
       2020-04-23 09:48:09 +08:00
    医院口腔科可以拍片啊,口腔全片 98,局部好像是 30 吧。
    dakb
        14
    dakb  
       2020-04-23 09:49:53 +08:00
    定期去查一下不就行了。用牙镜就能看出来了。
    revalue
        15
    revalue  
    OP
       2020-04-23 10:33:56 +08:00
    @fatelight 大概是这样,成本降不下来。
    @myyd9787 80 块钱拍一个全景 CT,信息量太少,只能说是一个辅助手段。要配合肉眼观察,敲击观察等。
    @dakb 要多个手段结合观察的,光凭肉眼无法知道深度。在动手开刀之前还是要去拍 CT 。如果有认识的私人医生,检查一次还算方便的。同时也是信任感的问题
    kiddyu
        16
    kiddyu  
       2020-04-24 01:15:48 +08:00
    有个相关的 app 不过达不到那么智能,LZ 可以看看
    链接 https://xinquji.com/posts/76261
    wuketidai
        17
    wuketidai  
       2020-04-24 11:06:21 +08:00
    解决的问题附加值感觉不高,了解到别人都是拿来识别肿瘤的。。。
    revalue
        18
    revalue  
    OP
       2020-04-24 11:13:35 +08:00
    @kiddyu 这个可以看看,谢了
    @wuketidai 是的,这是尴尬的地方
    vachiko
        19
    vachiko  
       2020-04-27 15:23:33 +08:00
    作为医学生表示有点意思,可以尝试,虽然我学的是临床医学,不能从事口腔医学。不过开始很感兴趣的,可能可见光图像还不够,估计要搭配红外波段,或者类似 PET-CT 那样,做两种图像的结合分析。
    logicwang666
        20
    logicwang666  
       2020-05-18 16:02:11 +08:00
    感觉这个还是挺有市场的
    关于   ·   帮助文档   ·   博客   ·   API   ·   FAQ   ·   实用小工具   ·   2597 人在线   最高记录 6679   ·     Select Language
    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solitude
    VERSION: 3.9.8.5 · 35ms · UTC 10:40 · PVG 18:40 · LAX 02:40 · JFK 05:40
    Developed with CodeLauncher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