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2EX = way to explore
V2EX 是一个关于分享和探索的地方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KunMinX
V2EX  ›  随想

教张小龙做微信,为张一鸣操碎心

  •  
  •   KunMinX · 2020-09-02 16:39:10 +08:00 · 3742 次点击
    这是一个创建于 1550 天前的主题,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有所发展或是发生改变。

    之前一直专注 “自我认知” 领域的探索,发觉已阶段性结业了,出于分享的本能,顺带做个小结。

    “我是世界的中心,是至高无上的主”,他们真是这么认为的

    多说无益,文章已发布在可修订的平台,感兴趣的小伙伴可随时查阅。只渡有缘人。

    https://zhuanlan.zhihu.com/p/211134312

    https://github.com/KunMinX/WeChat-TikTok

    18 条回复    2020-09-04 19:08:29 +08:00
    12tall
        1
    12tall  
       2020-09-02 17:40:00 +08:00
    人人都笑 xxx 人人都是 xxx
    Jooooooooo
        2
    Jooooooooo  
       2020-09-02 17:42:52 +08:00
    费老大劲教各大公司 CEO 怎么做事的人应该去应聘这些公司

    好歹还能拿工资
    cccp2020
        3
    cccp2020  
       2020-09-02 17:44:47 +08:00
    用微信的初衷是比 QQ 简洁,现在早就不是这样了,也不必要在多用这东西了,QQ 群的沙雕网友有趣多了
    chunxue
        4
    chunxue  
       2020-09-02 17:44:55 +08:00
    教什么,微信不是不可回收垃圾吗
    yxcxx
        5
    yxcxx  
       2020-09-02 18:02:55 +08:00
    没看懂通篇想说的是什么
    shuigui
        6
    shuigui  
       2020-09-02 18:06:22 +08:00   ❤️ 1
    怎么说呢,有时候要具备自动忽略垃圾信息能力,毕竟人多。。。通俗讲就是要心态好
    shuigui
        7
    shuigui  
       2020-09-02 18:13:54 +08:00   ❤️ 1
    @yxcxx 可以这样理解,假如你回复这句话:“我没看懂,所有人都看不懂,所以就是在胡说八道”,你就是他所描述的人,部分会忽略这个回复,部分人会反击你的观点是错的,楼主属于那种看不惯这种思维而且想要找到这种人为什么会有这种思维的原因的一种人
    nolo
        8
    nolo  
       2020-09-02 18:25:06 +08:00 via iPhone
    做的成功不一定是做的好的。时机和运气也至关重要。微信如果真的有极佳的用户体验,海外成绩怎么会如此糟糕。
    相信自己的主观感受,微信在一些体验上就是垃圾。
    6IbA2bj5ip3tK49j
        9
    6IbA2bj5ip3tK49j  
       2020-09-03 10:03:00 +08:00
    看了下文章,基本和标题没啥太大关系。
    老生常谈的一些万能标签
    正如 Github 上写的
    “关键字:巨婴,索取,无知,反智,幻想,现实,喷子,杠精,键盘侠,伸手党,霸座男,啃老族,暴徒”
    joooooker21
        10
    joooooker21  
       2020-09-03 10:44:20 +08:00
    浪费了 3 分钟
    shunconf
        11
    shunconf  
       2020-09-03 16:29:06 +08:00
    请问张小龙知道你是谁嘛
    no1xsyzy
        12
    no1xsyzy  
       2020-09-04 13:37:51 +08:00
    http://paulgraham.com/orth.html
    直译 “正教特权”,或意译 “习得性抨击”、“习惯性举报”

    这是从另一个角度去分析这件事。
    因为他们没法独立思考,无法想象能够被言论不自由打击的言论长什么样,从而认为言论非常自由。
    因此他们习得性地认为只要被打击的,就是因为说的话一定是错的。
    no1xsyzy
        13
    no1xsyzy  
       2020-09-04 14:17:38 +08:00   ❤️ 1
    另一方面,关于 “只要 xxx,就能 xxx” 这种,不太确定我理解是否有误,感觉可能是这篇

    http://paulgraham.com/lesson.html
    拟译 “习得性应付”

    (今天突然发现,hack 这里翻译成 “应付” 简直完美。)

    在学校你能学到的最糟糕的事,是 “应付” 考试。
    什么叫应付?就是跳过考试的目的,直接 “应付” 考试本身。
    跳过对于知识的理解,直接 “应付” 题目本身。
    考试本身甚至易于被应付 —— 这也不能怪教师,因为教师的职责在于教人,而不是避免考试可以被应付。

    人们习惯于应付。
    想象只要买个微博热门关键词,就能凭空给对方加个罪名。(我在暗讽啥?谁知道呢
    想象只要当了官,别人就自顾自地给自己送钱。
    想象只要举报,别人就会自动被封禁(我举报成功率高是因为 py 关系?其实是因为我的阈值比管理还高,我脑中觉得会 DEACTIVATE 的时候管理直接彻底封禁了,其实吓到我了……)
    想象只要称别人蠢,自己就会自动变得聪明(孔子说过,要 “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想象只要没有审查,国产电影、国产 3A 游戏会自动全球领先
    想象只要换成某个语言、某个数据库、某个操作系统、某个工具,你的应用会自动地百渗不透

    将别人的努力和学识,视为表象的方法和技巧,认定只要复制这些方法和技巧就能同样成功。
    看似很多抄袭外国产品成家的,但那是幸存者误差,没成的死了少说五位数以上。
    KunMinX
        14
    KunMinX  
    OP
       2020-09-04 17:03:24 +08:00
    @no1xsyzy

    是的,说白了是因为 被以自我为中心的信念裹挟(譬如认为他人它物都是为满足自己私欲而存在),而无力理解和应对现实所致(因为认识事物靠的是 承认人造物是为了解决现实问题而存在),乃至(被迫)发展出我所谓的 “代偿机制”,或是你说的 “习得性应付” —— “只要,就”、“不 xx 就会 xx”

    举个例子,

    “只要高考考过了,就能解决人生的所有问题”;“考不过的话,那这辈子就完了,死定了,没有别的可能”。

    总而言之,问题的根源就在于当事人以自我为中心,持有脱离现实的信念而不自知,乃至没法跳出这个脱离现实的递归、看到别的可能。
    KunMinX
        15
    KunMinX  
    OP
       2020-09-04 17:09:19 +08:00
    @KunMinX

    想起也有一种说法是,这种 “习得性应付” 是种 “大脑偷懒”,譬如美团王兴说,“多数人为了逃避思考,可以做任何事”,

    但 “偷懒” 只是表面,其根源还是因为 “无知”。这是一个递归,“因为无知,所以无知”,因为从源头上就是脱离现实,所以基于脱离现实的假设只能推导出脱离现实的言行 —— 活在幻觉中,看不见现实,无法从现实的角度、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KunMinX
        16
    KunMinX  
    OP
       2020-09-04 17:14:38 +08:00
    @KunMinX

    再提一下素质教育,

    2020 年的当下 它已发展到什么情况,我不知,我只知道我们那个年代,孩子的童年几乎是脱离现实的

    —— 你只要学习就行,其他都别管,

    这使得孩子没有条件发展出独立人格,譬如容易以为 “高考就是人生的终点”、容易因为考得不理想而想不开。
    KunMinX
        17
    KunMinX  
    OP
       2020-09-04 17:28:59 +08:00
    @no1xsyzy

    刚刚想起了马克思哲学中提到的 “以自己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这该死的递归 😅 以自我为中心、代偿机制 /习得性应付,来来去去就是这么回事,建立在以自我为中心的信念上,深信客观事物 /现象皆以自己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乃至有了那些言行 …
    no1xsyzy
        18
    no1xsyzy  
       2020-09-04 19:08:29 +08:00   ❤️ 1
    @KunMinX 我觉得大脑偷懒都是 “习得性偷懒”
    尝试写这篇随想(<https://inqb.ga/hanasu/delusion-of-reality>)的时候想到
    脱离现实原因是过分着重于特定局部现实,因此发生了 “过拟合”
    很显然,某些局部现实比完全脱离现实更危险。

    这种无知是“我们不知道我们不知道” ( unknown unknowns )
    需要解决它就需要先知道它,而需要知道它先得解决它。死锁。

    ——

    素质教育本质上不可行,因为它还是用另一套可应付的系统来替换现有的可应付系统。
    刚实施的一两年大概可以,过了这一两年就没效果了,人们会找到应付的办法,除非再换一套。
    但不断再换一套又是凭空消耗精力,因为教师家长的习得性应付,学生也只会被迫不断更换方法去应付,不太可能有人带领他们去正向攻略。
    是否可以做到不可“应付”只能正向攻略呢?我觉得很难。
    甚至通过思想指导让所有教师学生家长理解应付的危害听上去更容易点。

    忽然想到,学校有动机将这一过拟合模型灌输给学生。
    因为升学率对学校有莫大的利益影响,但升学率本应是评估教育质量的(继续警惕古德哈特定律)。
    但其中最好的学校和最差的学校这一动力比较小。
    所以实际上我因为这种 privilege 要我现在去评判这些内容的话肯定有 bias 。
    关于   ·   帮助文档   ·   博客   ·   API   ·   FAQ   ·   实用小工具   ·   2610 人在线   最高记录 6679   ·     Select Language
    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solitude
    VERSION: 3.9.8.5 · 25ms · UTC 07:12 · PVG 15:12 · LAX 23:12 · JFK 02:12
    Developed with CodeLauncher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